新闻动态

IWIN团队两名博士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发布时间:2025-01-07 浏览量:158

近日,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立项名单公布,IWIN中心博士生李鑫申报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的信息物理融合可扩展建模方法项目和博士生刘爱欣申报的基于多势空间的耦合扰动博弈隐性合作与决策优化项目成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批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获批项目介绍: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的信息物理融合可扩展建模方法

该项目面向不同工业场景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这一问题,以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建模方法设计与协同优化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信息物理融合可扩展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建模研究,设计多时间尺度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在线更新与迁移方案以匹配系统动态性需求,构建孪生系统跨层协同优化方案以实现低资耗的控制决策与系统动态推演。本项目预期通过以上三部分研究挖掘多场景工业网络系统本体及其孪生体之间的交互特性与关联关系,为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可扩展建模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1.jpg

2.jpg

项目申请人 李鑫

项目导师 陈彩莲

申请人李鑫,导师为陈彩莲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信息物理系统优化,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四年级直博生。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1Top期刊4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奖励。


基于多势空间的耦合扰动博弈隐性合作与决策优化

该项目拟提出一种新型耦合扰动博弈系统,探讨玩家通过环境变化响应和策略调整实现隐性合作的机制。特别地,设计外部环境、策略行为和网络结构耦合受扰的映射函数,构建多维耦合干扰网络博弈模型,分析受扰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应用多势博弈空间理论量化玩家在动态干扰下的利益关系与合作潜力,基于利益趋同性分析生成隐性群组合作机制;分析合作分组前后的均衡与利他行为,设计集体决策优化与长期合作激励,提升玩家群体合作协同意识和系统整体效益。本项目旨在进一步发展受扰网络博弈系统的基础理论,推动网络博弈与控制理论和应用数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3.png

4.png

项目申请人 刘爱欣

项目导师 王琳

申请人刘爱欣,导师为王琳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三年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网络博弈的空间分解与演化分析,以第一作者发表/录用Top期刊论文3篇,控制领域顶级会议论文2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于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旨在支持青年学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学科交叉研究,着力培养其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项目实施采用推荐+评审的模式,通过个人申请、学校遴选推荐、基金委组织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资助项目。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上海交大自动化